枯草桿菌是細菌的一種,原先篩選自枯乾的稻草,所以稱它為枯草桿菌,可應用在土壤中,作為抑制作物根部病菌生長的植物保護製劑。 |
枯草桿菌的用途 許多重要的植物病害都是由土壤或根圈真菌所引起的,因此可以利用土壤微生物間的拮抗作用,研發抑制真菌生長的生物防治藥劑。目前從自然界已篩選出一些具有殺菌活性的微生物,在國內外也有部分產品上市,例如假單胞菌(Pseudomonasspp.)、枯草桿菌(Bacillus subtilis)、木黴菌(Trichoderma spp.)與鏈黴菌(Streptomyces spp.)等。 枯草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、好氣性的桿狀細菌,普遍存在於土壤及植物體表,形態上的主要特徵是具有周生鞭毛及內生孢子。這類細菌在食品、飼料添加物、酵素、以及種子保護劑等生技產業上,已應用多年,屬於安全的有益微生物。 枯草桿菌會與病原菌競爭根系中的營養分,進而成為優勢菌種,降低病原菌的危害;加上可以產生內生孢子,在逆境下容易存活;且在產孢過程中,可產生對多種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物質,應用性極廣。因而在植物病害防治藥劑的開發上,倍受重視。 枯草桿菌不僅可以直接噴灑在植物葉片上,保護葉部免受真菌病害,例如菜豆銹病,也可施用在土壤中或做種子拌種處理,以預防土壤病害。牠對於多種作物的生長,尤其是根部的發育,有極為明顯的促進作用,還可做為蔬果採收後防止腐敗的抗真菌劑,例如防治桃褐腐病與柑橘青黴病等。 枯草桿菌之作用機制
枯草桿菌屬內有許多 Bacillus spp.對植物病原真菌和細菌具有拮抗作用,此因枯草桿菌在 其代謝過程中,至少會產生66種不同的抗生素。會產生抗生素的枯草桿菌除可將菌體直接噴 灑植物葉片保護其免受葉部病害為害外,並可製成粉劑或純化出其抗生物質,進行種子覆被 或土壤處理。枯草桿菌屬產生的抗生物質為分子量範圍在270~4500 Da 間的胜呔類抗生素, 而同一種枯草桿菌常可同時產生分子量相近的多種抗生素,其組成結構為多個胺基酸以環狀 結構聯接,故其較不易被動植物的蛋白酸水解,本屬微生物產生抗生素的種類依其所在細胞 位置及分子結構可分為三類,分別為胞內環狀胜呔脂類 ( Intracellular cyclic peptido-lipids)、胞 外環狀胜呔脂類(Extracellular cyclic peptidolpids)及胞外胜呔環狀類 (Extracellular cyclic peptides) ,其所產生不同類之抗生素可對不同的病原菌產生抑制作用,如Cercospora kikuchii 、 Verticillium dahliae 、 Fusarium oxysporum f.sp.lycopersici 、 Alternaria mali 、 Rhizoctonia solani 、 Pyricularia oryzea 、Xanthomonas oryzea 及 Pseudomonas lachrymans 拮抗範圍廣,為一具生物農藥 發展潛力的菌種。 值得注意的是,枯草桿菌製劑抗生物質的作用,是整個菌體代謝物的綜合作用,而不是像傳統應用上單一抗生物質的作用。由於是多重作用機制,這類製劑不會發生傳統農藥應用上常見的抗藥性問題,而且對土壤、生態環境以及植物生長,都有促進性的正面效果。 研究和應用現況
產品特色:
蕈狀芽孢桿菌內含有益微生物Bacillus mycoides,此微生物可進入植物體中與植物共生,經試驗證實施用蕈狀芽孢桿菌可有效促進植物生長,提高作物對逆境之耐受性。
本產品為醱酵生產之高濃度活菌,可有效改善根圈土壤環境,增強植物養分吸收。
應用範圍:
所有花卉、蔬菜、水稻、雜糧、果樹及特用作物均可使用。
稀釋倍數:
根部澆灌400倍
葉面噴佈500倍
注意事項:
本產品不可與銅劑或殺菌劑混合使用。
![]() |
- Aug 01 Mon 2016 18:32
枯草桿菌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